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黑龙江局地或将迎暴雪_黑龙江大部地区今起风雪齐袭

tamoadmin 2024-09-17 人已围观

简介1.求刘邦与项羽的各个战役..2.寒潮来袭南方雨雪降温齐袭,面对这种天气如何防寒保暖?3.楚汉之争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在秦朝灭亡之后,以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自从汉军派遣军队到今天的陕西大部分地区(至今,陕西大部分地区),汉武军定居项羽的分裂势力,林江王,包括双方和其他王子之间的战争,时间就在 汉代的第一年(公元前206年),从八月到汉五

1.求刘邦与项羽的各个战役..

2.寒潮来袭南方雨雪降温齐袭,面对这种天气如何防寒保暖?

3.楚汉之争

黑龙江局地或将迎暴雪_黑龙江大部地区今起风雪齐袭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在秦朝灭亡之后,以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自从汉军派遣军队到今天的陕西大部分地区(至今,陕西大部分地区),汉武军定居项羽的分裂势力,林江王,包括双方和其他王子之间的战争,时间就在 汉代的第一年(公元前206年),从八月到汉五年(第一个202年),是5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06年,项羽坑杀秦卒二十万,秦军主力尽消。项羽率四十万大军挺进关中,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建立自己的权威,以号令天下。刘邦被分封到巴蜀之地,并且项羽还封张邯、司马欣为雍王、塞王以钳制刘邦。

刘邦本早于项羽入关,理当成为关中王,结果居然被这样对待,甚是不服。于是,楚汉之争也就开始了。

项羽以韩王灭秦无功为借口,不让他就国而带他到彭城,废为侯爵,又把他杀了,立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甚至还搞谋朝篡位的事,他自己亦作乱,密令九江王英布遣将义帝于郴县。好了,这就搞动了刚安定下来的天下了,各路诸侯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相信韩信的计谋。可时没有想到受阻陈仓,须昌侯赵衍从汉王起汉中,雍军塞渭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趁项羽北攻田荣时,再在好畴击溃章邯,最后围困章邯于废丘。同月,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被迫向汉王刘邦投降。

之后几个月,刘邦遣将攻取陇西、北地、上郡。这样,三秦除章邯困守的废丘之外全部归汉。

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进至洛阳,接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的建议,以项羽义帝为口实,为义帝报仇讨逆为政治号召,号召诸侯们一起攻打项羽。他们纠集了将近56万的军队,一路上遇城必克,最终攻下了彭城。

项羽得知后,留众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先击败驻守在鲁县的樊哙,当时刘邦等众诸侯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置酒高会。

项羽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戒备松懈之际,率军绕至彭城西,于清晨时发动突然袭击,驻守在下邑的汉将吕泽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刘邦不得不撤出彭城,楚军于是大败汉军,歼灭汉军几十万人。

后来项羽势力慢慢的衰弱下去,而刘邦势力却慢慢的成长起来。经过垓下之战后,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了,天下被刘邦夺得,楚汉之争终于以刘邦获胜结束了。

百度百科—楚汉之争

求刘邦与项羽的各个战役..

重庆或将达特重等级高温,局地可达42℃

 重庆或将达特重等级高温,局地可达42℃,随着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南方地区高温范围扩大,局地气温还突破极值,可达40℃以上。重庆或将达特重等级高温,局地可达42℃。

重庆或将达特重等级高温,局地可达42℃1

 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消息,连日来,重庆11个区县日最高气温超过38℃,预计本轮高温天气重庆西部及东北部的部分区县日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高温强度预计将达特重等级。

 受强盛副热带高压影响,7月4日以来,重庆中心城区、西部、东北部的11个区县日最高气温超过39℃。预计7月8日至19日,重庆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35℃至40℃,局地可达40℃至42℃,海拔400米以下地区37℃以上高温日数将达10天左右,沿江河谷部分地区有4至6天40℃以上的高温。

 重庆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气象局此前已联合发布“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到7月14日,重庆将持续4级及以上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

 据重庆水利部门统计,全市水利工程实际蓄水量27.43亿立方米,占应蓄水量的73%,綦江、合川、涪陵、武隆、云阳、忠县、酉阳、奉节、城口、开州等10个区县占比小于70%,开州仅为48%。

 据悉,目前,重庆部分区县气象干旱露头,城口县达到中旱等级,巫溪、奉节、垫江、梁平达到轻旱等级。

 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当地水利部门组织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启用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按照“先生活、再生产、后生态”原则调水供水,做好城乡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部门组织做好抗旱应急物资装备准备及抗旱送水准备。气象部门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取人工增雨措施。

 卫健部门、环保部门组织做好干旱期间饮水水质监测。各地要高度重视近期高温少雨天气,专题研判旱情发展,制定“一揽子”工作措施,确保高温应对及抗旱准备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重庆或将达特重等级高温,局地可达42℃2

 今(7月11日)起三天,北方将迎来频繁降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局部或遭遇大暴雨。南方地区则是高温占据天气舞台“C”位,多地烈日炎炎,最高气温将达35~38℃,局地甚至可达40℃以上。

  南方多地提前体验“三伏天” 局地气温将达40℃以上

 昨天,随着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南方地区高温范围扩大,局地气温还突破极值,像是上海徐家汇站,14时12分气温达到40℃,为1951年以来最早40℃,突破该站7月上旬高温纪录。

 监测显示,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及陕西中南部、河南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出现35℃以上高温,陕西中南部、四川东部、重庆、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福建北部等地达38~40℃,四川宜宾、陕西安康、浙江温州等局地41~42℃。

 目前,南方地区正在经历今年以来最漫长的高温过程。未来一周,新疆南疆盆地、四川盆地中东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有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大部地区最高气温一般为35~38℃,局地可达40℃以上。

 中央气象台今晨06时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11日白天,新疆吐鲁番地区和南疆盆地东部、内蒙古西北部、陕西南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

 其中,新疆吐鲁番地区和南疆盆地东部、陕西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上海大部、湖北东部和西北部、湖南北部和东部、江西大部、浙江、福建中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贵州东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陕西东南部、浙江中部、四川东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

 省会级城市中,武汉、杭州、长沙、南昌、重庆等地未来7天高温几乎“全勤”,重庆今起连续3天最高气温将达40℃,且最低气温基本在30℃以上,酷热难耐。

 目前,南方多地已提前体验“三伏天”,未来一段时间仍将维持高温天气,并且局地强度很强,建议公众适当补充淡盐水,不要过量食用冰冻饮料,尽量避免在正午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注意防暑降温。

  西北华北等地局部或有大暴雨 谨防强对流天气

 昨天,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及黄淮地区,部分地区还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监测显示,四川盆地西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东南部、山东北部、安徽北部、江苏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四川雅安和绵阳(100~185毫米)、宁夏银川和吴忠(100~130毫米)等局地大暴雨。

 今天,北方将开启新一轮强降雨过程,未来三天,陕西、四川盆地西部、山西、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东部、山东、辽宁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具体来看,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甘肃南部、陕西中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山西、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天津、山东中北部、河南西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和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30毫米)。

 明天,甘肃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辽宁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和东部及四川盆地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辽宁东部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和东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20毫米)。

 后天,甘肃东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内蒙古东北部、吉林西部、辽宁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山东中南部、苏皖北部及四川盆地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山东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等地局部地区有暴雨(50~80毫米)。

 这轮降雨过程最强时段将出现在12日至13日白天,雨带总体较稳定,其中甘肃东部、四川盆地北部、陕西中部、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将达80~150毫米,局地甚至可达180~220毫米。上述地区需加强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重庆或将达特重等级高温,局地可达42℃3

 中央气象台7月10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预警:未来10天,四川盆地、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11个省份将有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5℃~38℃,局地可达40℃以上。

  全国已生效高温**预警达304个,专家:合理安排出行谨防中暑

 小暑节气刚过,7月1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新一轮高温**预警,显示陕西、浙江等11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气温将超过37℃,局地可达40℃以上。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通过查阅中国天气网的预警频道发现,截止7月10日14:00,入夏以来全国范围内已生效的高温**预警已达304个,全国红色预警共计60个,其中高温红色预警就有59个。

 全国生效预警,中国天气网图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符娇兰在接受中国气象局的访时表示:此次高温天气过程是今年以来中国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高温天气,不仅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高温天气对电力供应、水配置、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等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地区,应注意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同时,内蒙古、陕西、河南等地也需要防范高温天气的.不利影响。同时她提示各位家长:目前正值暑期,广大家长和学生如有出行,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谨防中暑,及时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

  多地高温不退,居民们花式降暑

 7月10日早,“四川至少还要热10天”、“成都高温市民涌入地铁站纳凉”的话题相继登上热搜。“我是在10日早晨出门办事,出地铁时看到一些婆婆们在地铁过道处,靠边坐着纳凉,觉得她们太可爱了就随手拍了张图。”家住成都的兰女士(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成都在地铁纳凉的阿婆们。受访者供图

 除成都部分地区市民们去地铁站纳凉外,河南、河北多地居民也选择去购物中心等地边购物边共享空调。“家里空调一开就是一天,又闷又费电,我们就想着出去走走,去家附近的购物中心,可以解决一顿饭也可以和大家共享空调,节能又环保。”

 家住河南郑州的胡先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家住河北秦皇岛市的王先生也有同样的观点,同时他表示秦皇岛虽然算是避暑地,但是今年的气温也很高,还是感觉比较热。

 同时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注意到,多地均已开启夏日避暑模式,广场上可供居民们玩水的喷泉、各地水上乐园节日门票紧俏、小区游泳场馆游泳班的火热开展等,都显示出各地居民们在积极避暑,寻找夏日中的一丝清凉。

 山东聊城动物园“玩水”的东北虎。山东广播电视台图

 夏日怕热的还有动物们,多地动物园也对园内的动物们取了降暑措施:游泳、泡澡、冲凉、吃西瓜四件套,让动物们也可以安然度夏。“两栖类、猫科类动物还有一些体型比较大的动物如河马等,都比较怕热。像老虎这边是给它增加了一些水池,灵长类的动物是增加了一些消暑的食物,像雉鸡类的是增加了一些消暑的药物……”

 山西省太原市动物园园区负责人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骆驼这边我们也注意多给它们供给了新鲜的草料,多备了些水,虽然它们是很耐旱和耐饿的动物,但还是要避免它们出现不适。”在38℃高温下为骆驼们添加草料的饲养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寒潮来袭南方雨雪降温齐袭,面对这种天气如何防寒保暖?

一:首战彭城

一背景:刘邦伐楚

秦朝末年,纲绝维弛,群雄并起,其间项羽凭借灭秦巨功分封天下,称霸诸侯!而灭秦的另一主角刘邦却被封在偏远的汉中巴蜀之地。汉二年,刘邦因不满汉中之地毅然出兵定三秦,东向伐楚,而此时,项羽大军正在东边平定齐国之乱,后方空虚。刘邦抓住这个机会大举东进,一路上所向披靡,兵锋直指项羽的都城彭城。史记载:“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很多人质疑56万人这个数字,其实这个数字是可信的,刘邦当年在关中的时候统兵10万,经过汉中整顿,收其巴人等当地民族为军,后定三秦亦收其兵,完全可以做到翻一倍。而此时刘邦“劫持”五个诸侯一起进攻项羽(哪五个诸侯?一直有争议,大概有魏王豹,殷王司马昂,河南王申阳,塞王、翟王,另有陈余军不在此路),而此时东进刘邦倾巢而出,手下重要将领和谋士几乎全到,彭城兵败后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可见损失之惨重。

关于刘邦进攻彭城的部署,后世有很多误解,这里简要说明刘邦东进的部署,汉元八月,刘邦出汉中定三秦。“汉二年三月汉王从临晋渡”东进。大概刘邦分三路行军,中路军由刘邦亲自统帅,部将为张良、陈平、韩信,吕泽,张耳,卢绾,夏侯婴以及五诸侯军,是从洛阳直接向东,直取彭城。北路军由曹参、灌婴率领汇合陈余军从粱鲁,与中路军会攻彭城。南路军由薛欧、王吸(或有王陵军)自关中出武关走南阳,攻阳夏,向东进攻彭城。

此时关中并不安稳,章邯等势力还在负隅顽抗。刘邦留下萧何守关中,周勃围废丘,樊哙郦商转战关中各地,而立韩王信为韩王平定韩地。

这里有疑问的是关于韩信的行踪。很多人认为韩信此时在关中围章邯,没有参与彭城之战,甚至认为是把韩王信当成韩信。这种说法是说不通的,首先韩王信为韩王平定韩地,行踪确定。韩信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淮阴侯列传》叙述此段时,只说汉王而未提韩信,但是有一点要知道,在韩信的列传中叙述本身就暗含其人行踪。考证韩信生平我们知道韩信虽然在汉中被刘邦拜为大将,但是一直到彭城之战都无兵权,其地位只相当于参谋,这个期间他并没有什么举动,太史公自然忽略过去。而后来彭城之败后,韩信收残兵败将在荥阳和刘邦会合更有利的证明其人当时亦在彭城!

汉二年四月,北路军破龙且于定陶,南下砀和刘邦中路军会师,接着攻下项羽都城彭城,刘邦似乎已经完胜。

二项羽的困境及疯狂战略

早在刘邦定三秦的时候,项羽就预感刘邦会东进,不过此时他带兵进攻自己后翼的齐国。而对刘邦的攻势,项羽一面派郑昌为韩王,前往韩地抵抗刘邦东进。派陈平平殷王在此又布一层防御线。派龙且抵挡北路军,又派兵距阳夏阻拦南路军。除了南路军史书未明外,其余各路均告失败。而项羽记以厚望的英布却趁此坐山观虎斗。刘邦军浩浩荡,56万大军数月就尽占楚地。此时,项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一:面临两线作战。齐国尚未平定,回师救楚,则腹背受敌。

二:兵力的极大悬殊。刘邦诸侯联军56万人,规模空前宏大。项羽此时全部兵力不详,但是必然远少于56万。

三:后方沦陷,孤军深入。此时项羽楚地尽占,没有根基地的孤军只能速战速决。

四:远离战场,长徒奔波。敌人则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

五:盟友背叛,政治大环境陷入极度孤立的状况。

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项羽一个大胆的战略出笼:以诸将率领大军继续平定齐国,作为迷惑刘邦的手段。而自己亲自带领3万精兵绕道彭城后方,以彭城为钓饵引刘邦上钩,然后偷袭刘邦后方,尽灭刘邦军。

项羽的作战出来,所有人都楞住了!此人傻了,他不但要以3万尽歼对方56万,还要长途奔波,设局偷袭!

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疯狂!

彭城之战,关于项羽的行踪由于历代很少研究者涉足,以致认为是刘邦攻下彭城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轻敌而至。实际上刘邦虽然得意忘形都是并未放松警惕,谋臣大将皆在左右,未见有其疑义。关键是项羽在刘邦未下彭城之际,已经回师彭城西边,断其后路,忽然出现在刘邦诸侯联军的后方。

关于这一点甚少有人注意,但是这确是彭城之战胜利之关键。史记项羽本纪有载:“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这里清楚的写明了项羽的行踪的顺序。但是大多人用了史记高祖本纪:“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

为何两者有差异?这里我们分析,项羽本纪排在高祖本纪前面,事迹以项羽为主,顺序详细,亦以此为准。而高祖本纪以刘邦为主,项羽事迹只是插叙。如果读高祖这段会发现刘邦入彭城强调的是因果关系,并未详细叙述项羽行踪,而项羽本纪已说的很清楚了,无须在费力。

细看项羽本纪发现有一个关键字“项王‘乃’西从萧”,从乃字我们可以大胆推测,项羽3万兵力在刘邦军尚未全部入彭城时,已经到达彭城西南断其后路,等待刘邦全部入彭城给刘邦联军致命一击。而长途奔波,饶道千里,断敌后路,攻其不备未给敌人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可真谓是前无古人!

现在项羽只剩下耐心等待最佳时机给予致命一刀了,不过项羽已经准备好秘密武器了。。。。。。

三:项羽在中国骑兵史的地位

骑兵是冷兵器时期世界战争史的最大革命,但是却是个逐渐发展的时期。在马镫没有出现的前骑兵时代,骑兵的发展和应用是缓慢的。我国中原地区早在春秋之际已经有骑兵,但是此时骑兵是小规模的,主要用于载人,并没有史料证明有骑兵作战的记录。中原地区真正大规模把骑兵用于军事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从此骑兵作为性兵种走向战场。战国时期由于秦赵临近北方胡人,所以多有骑兵。但是此时不论是秦还是赵,骑兵都是作为兵种,骑兵放在两翼后方,配备。用于侦察,骚扰,偷袭,断后,追击等。真正大规模独立运用骑兵,把骑兵当成主力并用于冲锋大多以为是在西汉时期的反击匈奴。这个论述实际上忽略了项羽在中国骑兵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彭城之战是中国大规模独立运用骑兵歼灭步兵的典范。但是史料却没有清楚记载,史记仅记载项羽自以精兵三万人,是不是都是骑兵而无史载。这里我们要从头来分析,项羽在彭城战前舍弃大军千里奔波,最大限度的运用了机动能力,用骑兵合情合理。彭城之战后,项羽偷袭刘邦运用骑兵的冲击力冲散大军又用驱赶的方式使其落水,以及骑兵追逐包围刘邦,这里都可以看到战术上运用骑兵的影子。彭城之战后,史记灌婴列传记载:“楚骑来众,”而后刘邦招揽旧秦骑兵组成独立骑兵军团,任命灌婴指挥。从这里我们看出项羽骑兵的威胁促使刘邦大力发展骑兵(后期招揽大量胡人,楼烦人为其骑兵)。刘邦曾经灭秦时多次和秦军作战,却一直没有发展骑兵,一个侧面可以证明项羽之骑兵有和秦骑兵不同的用途和编制。

战国时期,骑兵用于没有独立作战及用骑兵冲锋的战例(主要是没有马镫,骑兵缺乏冲击力及长途奔波的持续力)。到了彭城之战,由于是偷袭战,主要用于骑兵踏营,冲散,驱赶造成敌人混乱而使骑兵第一次大规模独立冲锋作战。显然战果是辉煌的,给中国骑兵大大写下一笔。

关于项羽的骑兵,应该是在巨鹿之战后(巨鹿战项羽用的是步兵,无骑兵的痕迹)收编秦与赵之骑兵组成了骑兵军团。项羽自杀时说得到自己的坐骑乌骓马有5年,按此推断得乌骓正是在巨鹿大战左右。

四:大战彭城

项羽把大部队留在齐国迷惑刘邦,自己运用骑兵的机动性,绕道彭城西南的萧县。等待刘邦诸军全部进入彭城,混乱不堪,而且大将忙着部署北边建立防御,刘邦等主帅松懈的最佳时机。开始西出萧,向东进攻彭城。项羽选择的是早晨发动偷袭。选择早晨看见项羽对时机把握的老辣,早晨敌人尚在睡梦中,正处于最疲惫的时候,突然遭遇大规模偷袭,其慌乱可想而知!而自己可以利用早晨天亮明了敌方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战术最大消灭敌人。很多偷袭喜欢放在夜里,这样有利掩藏行踪。但是项羽此次不光要造成敌方混乱,更要全歼敌军。

项羽在战术的选择上直接攻击刘邦指挥中枢,造成刘邦联军指挥系统瘫痪!这样联军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然后项羽死死咬住刘邦的主力进行攻击,不给刘邦喘气的机会。而且利用驱赶的方法把他们逼到河流边上,使他们因为拥挤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而刘邦联军犹如从云雾端落入无底的深渊,昨天还意兴盎然,大胜在握;今天就兵从天降,不知其然!不明白实情的联军又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此时正中项羽之计。由于兵力上的极大悬殊,如果硬拼无论如何都是要被消耗怠尽。这里项羽用骑兵驱赶引诱把联军引向南方的谷、泗水,再此项羽展开攻击,杀联军十余万人。联军为了活命拼命南逃,逃到更南的灵壁东睢水上,这样联军自相残杀,被挤落水10多万。彭城之战终成了一面倒的局势,剩下就是追击残兵败将,扩大战果,收拾残局的事了。可惜由于项羽的兵力单薄,追击战并未产生多大效果,刘邦诸将收拾残兵汇聚荥阳,顶住了楚兵的追击。

五:彭城之战后及影响

汉军统帅刘邦从开始就被楚军咬住,在彭城西用旧情使楚将丁公放自己一马,逃出彭城被楚军围住,由于大风吹散楚军阵型,刘邦得以逃脱。刘邦此时向北逃跑,过老家沛县,欲收家小向西。却引来楚骑,家小被楚抓到,靠推儿子女儿总算逃过一劫。

刘邦老婆吕后的兄长吕泽跟随刘邦参与彭城之战,战败后先带兵逃到下邑。刘邦绕了大圈子跑到下邑,收其散兵才缓过劲。

此战可以以完胜结局,不但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更扭转了项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在大的政治环境方面,原来投向刘邦的盟军此时又背叛刘邦,或则投靠项羽,如塞王,翟王。有的则重新脱离刘邦的控制走向刘邦的对立面,如魏王豹,陈余。

但是这场完胜的战役却留下了遗憾,在此战并无抓到主帅刘邦,使刘邦逃往西边,占据荥阳成皋之地利,依靠关中汉中之。拉开四年之久的楚汉角逐战,最后依靠优越的地理和物质以及项羽后方的游击战大师彭越,并且整个集团的优势力量,终于拖跨项羽,赢得天下。

六:彭城之战的探究与思考

彭城之战项羽在面临盟友背叛,孤立无援,自己孤军深入,后方失守,两线作战,兵力悬殊的种种危机,而大胆使用战略奇袭,用3万骑兵全歼刘邦联军56万,获得空前绝后的胜利。其战略之大胆,谋略之深远,部署之完美,兵力之悬殊,行军之迅速利落,攻击之准确老辣,战术之巧妙有效,战果之辉煌无敌,无不令人咋舌!

而此战在如此不利的形式下,创造如此辉煌的战绩,其胜利的原因在哪呢?表面上看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后人归为刘邦的轻敌大意,联军的战斗力低下。楚军的出其不意和英勇善战!如果是这样分析就太浅薄了,刘邦为什么这么大意?刘邦的诸多谋臣大将难道没有一个谨慎小心的吗?实际上彭城之战,当时有一个将领带几万士兵抵抗项羽一段时间就可以让联军组织军队抵抗,利用数量的优势击败项羽。虽然联军不好指挥,战斗力低于项羽军。但是刘邦的20多万军队可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何至于让三万楚兵一败涂地?

研究彭城之战前因后果,不得不佩服项羽的军事天才和战略创新!项羽之所以取得世界上空前绝后的胜利在于:

一:战前的深谋远虑,大胆布局。

早在刘邦联军东进时,项羽就谋划以彭城为诱饵布局这场偷袭战。从战略上是个及其大胆冒险的战略。首先要分两线作战,既要保证战略偷袭的胜利,又要严防齐国趁机包抄。关键是在千里之外就要确定其战略奇袭的目标和刘邦联军的弱点,这不但要丰富的军事经验知己知彼的眼光还要一个坚定的不为外界所动的平常心。

二:突袭的迷惑性隐蔽性及喧张效果

要偷袭本身就有其如何不让敌人知道的问题,何况是战略大奇袭!项羽在这个方面,用大部队继续攻齐国作为迷惑敌人的“正兵”,自己只带3万兵力为奇兵用“间接路线”偷袭敌方的后翼。这完全可以算上正奇运用的典范!

而长途千里,绕一个大圈子到敌方后路,期间如何不为对方所知,难度其所作隐蔽性可想而知!

在刘邦联军刚入彭城还在打探北边项羽消息的时候,项羽突然从后方进攻,其喧张效果对敌人的震撼效果可想而知!

三:出众的战场洞察力及耐性

项羽绕道彭城西南的萧,期间潜伏下来等待刘邦诸军全部进彭城,并在早晨攻击敌人后翼。这里需要及其出众的洞察力找到最好的进攻地点,时间。而又要极大的耐性等待敌人最松懈的露出破绽的时候进行攻击。而项羽的选择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四:出众的战场指挥能力和正确的战术选择

面对敌人的数量优势但是联军的指挥不协调。项羽用直接进攻刘邦指挥中枢的战术,咬定司令部追着猛打。使刘邦的指挥系统瘫痪,至始至终无法组织军队抵抗。这里必须清楚知道刘邦的部署及战前大量收集情报。由于两方兵力悬殊,项羽用驱赶引诱使其到河边自相残杀,互相践踏,最后落水而亡。

五:战术的革命与技术的革新

此战项羽(也是中国)第一次用骑兵独立作战,造成了技术效果是辉煌的,其战斗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这是第一次完全由骑兵对步兵造成的巨大胜利,它的历史性是空前的!也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一次技术上胜利!这种胜利成就了以后骑兵的辉煌!

最后由于项羽自身的战略眼光,战术手段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胜利,项羽能在局势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找到对方弱点,并且完成一次空前的战略。但是这种胜利不具有任何普遍性,一个真正的名将就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完成别人无法完成的胜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在危机和劣势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才更让人难忘,从军事上来说惟有项羽前次经典战例巨鹿之战可以相颦美

二:成皋之战

成皋之战,始于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即后来的汉高祖)汉高祖,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汉高祖及其谋臣武将注意政治、军事、经济多方面的配合,将正面相持、翼侧迂回和敌后骚扰等策略加以巧妙运用,调动、疲惫、削弱直至战胜强敌项羽,从而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又一成功典范。

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秦王朝统治后,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急剧的变化,这就是起义军首领项羽和汉高祖为争夺统治权而展开长期战争,历史由此进入了楚汉相争时期。

楚汉战争初期,汉高祖处于劣势地位。但他富有政治远见,注意争取民心,招揽军政人才,因而在政治上据有主动地位。

在军事活动方面,汉高祖善于运用谋略,巧妙利用矛盾,做到示形隐真,乘项羽东进镇压田荣反楚之际,暗渡陈仓,占领战略要地关中地区。尔后又联络诸侯军56万袭占彭城,端了项羽的老窝,成为项羽强有力的对手。

然而在袭占彭城之后,汉高祖满足于表面上的胜利,置酒作乐,疏于戒备。而项羽一接到彭城失陷的消息,即亲率精兵3万从齐地赶回,乘汉高祖毫无戒备的时机,发起进攻,夺回彭城。汉高祖溃不成军,仅带骑兵数十名狼狈逃脱,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吕雉也成了项羽的阶下之囚。

彭城之战使汉高祖主力遭到歼灭性的打击,楚军乘胜实施战略追击,一些原来追随汉高祖的诸侯这时见风使舵,纷纷背汉投楚,形势对汉高祖来说殊为严峻。不过汉高祖毕竟是一位强者,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改变楚强汉弱的态势,他果断纳谋士张良等人的正确建议,在政治上争取同项羽有矛盾的英布,重用部下彭越、韩信,团结内部力量;在军事上制定据关中为根本,以正面坚持为主;敌后袭扰和南北两翼牵制为辅的对楚作战方针,并一一予以实施。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五月,汉高祖退到荥阳一线收集残部。这时,汉高祖的部下萧何在关中征售到大批兵员补充前线,韩信也带部队赶来与汉高祖会合。汉高祖的汉军得到休整补充后,实力复振,将楚军成功地遏阻于荥阳以东地区,暂时稳定了战局。

荥阳及其西面的成皋,南屏嵩山,北临河水(黄河),汜水纵流其间,为洛阳的门户,入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五月起,汉、楚两军为争夺该地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交战初,汉高祖即按照张良制定的谋略,实施正面坚持、敌后袭扰和翼侧牵制的作战部署,以政治配合军事,以进攻防御,游说英布倒戈,从南面牵制项羽;派遣韩信破魏,保障翼侧安全;联络彭越,袭扰项羽后方,从而有力地迟滞了项羽的进攻。同时汉高祖让萧何治理关中、巴蜀,巩固后方战略基地,转运粮食兵员,支援前线作战;还纳陈平的计谋,派遣间谍进行活动,分化瓦解楚军。

汉高祖的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牵制楚军、巩固后方的积极作用,但是正面战场的形势依然不怎么乐观。项羽看到汉高祖的势力有增无减,十分不安,便于次年春调动楚军主力加紧进攻荥阳、成皋,并多次派兵切断汉军的粮道,使汉高祖的部队在补给上发生很大的困难。五月间,项羽大军进逼荥阳,汉高祖内乏继粮,外无援兵,情势日趋危急。汉高祖纳张良的缓兵之计,派出使臣向项羽求和,表示愿以荥阳为界,以西属汉,以东归楚,但遭到项羽的断然拒绝。汉高祖无奈,只得纳将军纪信的计策,由纪信扮作汉高祖,驱车簇拥出荥阳东门,诈言城中食尽,汉王出降,蒙骗项羽,而自己则乘机从荥阳西门逃奔成皋。项羽发现自己受骗上当后勃然大怒,烧死纪信,率兵追击汉高祖,很快攻下了成皋,汉高祖仓皇逃回关中。

汉高祖从关中征集到一批兵员,打算再夺成皋。谋士辕生认为这不是善策,建议汉高祖派兵出武关(今陕西商南东南),调动楚军南下,减轻汉荥阳守军的压力;同时,让韩信加紧经营北方战场,迫使楚军分散兵力。汉高祖欣然纳这一计策,率军经武关出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之间,与英布配合展开攻势;与此同时,韩信也率部由赵地南下,直抵黄河北岸,与汉高祖及荥阳汉军互相策应。汉军的行动果然调动了项羽的南下。这时汉高祖却又转攻为守,避免同楚军进行决战,而让彭越加强对楚后方的袭击,彭越不失所望,进展迅速,攻占了要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直接给楚都彭城造成威胁。项羽首尾不能兼顾,被迫回师东击彭越,汉高祖乘机收复了成皋。

六月,项羽击退彭越后,立即回师西进,对汉高祖发动第二次攻势,攻占荥阳,再夺成皋。并继续西进,抵达今河南巩县一带。汉高祖仓猝北渡黄河,逃到小修武(今河南获嘉东),在那里汉高祖征调到韩信的大部分部队,以支撑危局,增强正面的防御。汉高祖深知项羽的厉害,这时便命汉军一部拒守于巩(今河南巩县西南),一部屯驻小修武,深沟高垒,不与楚军交锋。同时派韩信组建新军东向击齐,继续开辟北方战场。又命刘贾率领2万人马从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旧黄河渡口)渡河,深入楚地,协助彭越,扰乱楚军后方,截断楚军粮道。彭越得到刘贾这支生力军的支援,很快攻占了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外黄(今河南杞县东北)等17座城池。彭越、韩信的军事行动,给项羽侧背造成严重的威胁,迫使项羽在九月间停止正面战场的攻势,再次回师攻打彭越。项羽临行前,告诫成皋守将曹咎说:小心坚守成皋,即使汉军挑战,也千万不要出击,只要能阻止汉军东进,我15天内一定击败彭越,然后再与将军会师。项羽很快收复了17座城池,但没有能够消灭彭越的游军,它继续在威胁楚的后方。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汉高祖听取谋士郦食其的建议,乘项羽东去之机,反攻成皋。守将曹咎开始还遵照项羽的告诫,坚守不出,但是经不起汉军连日的辱骂和挑战,一怒之下,率军出击。汉高祖见激将法奏效,便运用半渡击之的战法,大破曹咎所部楚军于汜水之上,曹咎兵败自杀,汉军乘机再夺成皋,并乘胜推进到广武(今荥阳东北)一线,收敖仓积粟以充军用,并在荥阳以东包围了楚将钟离昧部。

项羽听到成皋失守,大惊失色,急忙由睢阳带领主力返回,同汉军争夺成皋,与汉军对峙于广武,欲与汉高祖决一雌雄。可是汉军依据险要地形,坚守不战。双方对峙数月,项羽无计可施。这时适逢韩信攻占临淄,齐地战事吃紧,项羽不得已只好派龙且带兵20万前往救齐,这就更加减弱了正面战场的进攻力量。到了十一月,韩信在潍水全歼了龙且的部队,平定齐国,使项羽的处境更趋困难。几个月后,楚军粮食缺乏,既不能进,又不能退,白白地消耗了力量,完全陷入了被动。

这时,汉军韩信部已经破魏,破赵,降燕,平定三齐,占领了楚的东方和北方的大部地区,完成了对楚的战略包围。彭越的游军则不断扰乱楚军后方,攻占了昌邑(今山东金乡西)等20多座城池,并多次截断楚军的补给线。英布所部在淮南也有所发展。项羽腹背受敌,丧失了主动,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双方强弱形势已发生根本的变化。项羽见大势尽去,遂被迫与汉高祖议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尔后引兵东归。成皋之战以汉胜楚败而告终。

成皋之战,是楚汉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仗。它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彻底的改变,项羽的失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汉高祖把握时机,纳张良建议,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十月,乘项羽引兵东撤之际,实施战略追击。

十二月,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合围并大败楚军,项羽突围后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北)。次年二月,汉高祖称帝,建立汉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幕。

汉高祖以弱小的力量,在成皋之战中战胜强大的楚军,这除了政治上注意争取人心和团结内部外,军事上的胜算主要在于对战略全局处置得比较适当和作战指挥的高明正确。这具体表现为:第一,重视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使汉军在人力物力上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能够坚持长期的战争。第二,彭城失利后,鉴于汉弱楚强的实际情况,适时改变战略方针,转攻为守,持久防御,挫败项羽的速决企图。第三,制定出正面坚持、南北两翼牵制,敌后袭扰的作战部署,并坚决付诸实施,使楚军陷于多面作战的困境,顾此失彼。第四,实施灵活机动的作战指导,致人而不致于人,千方百计调动对手,使之疲于奔命;并积极争取外线,逐步完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第五,巧妙行间,分化瓦解敌军,善于争取诸侯,最大限度地在军事上孤立项羽本人。

项羽作为一员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曾放射过夺目的光彩,然而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失策是密切相联的。他分封诸侯,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他嗜杀好战,激起了民众的反对;他不重视争取同盟,造成了自己的孤立;他不善于起用人才,团结内部,导致了众叛亲离;他不注意战略基地建设,以至于无法长期支持战争;他缺乏战略头脑,只知道一味死打硬拚,没有主要的打击方向,决定了他虽然能够赢得不少战役、战斗的胜利,但却不能扭转战略上的被动,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彻底失败。项羽战场指挥的成功和战略指导的失策之间的巨大矛盾反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局,给后世军事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

三:垓下决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四年八月,项羽、刘邦在荥阳、成皋已相持两年多。项羽因腹背受敌,少食无助,被迫与刘邦订立和,以鸿沟(古运河名)为界,东归楚、西属汉。

九月,项羽按约东归。刘邦纳张良、陈平建议,乘项羽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并约韩信从齐地(今山东),彭越从梁地(今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因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楚军反击,汉军大败。

为调动韩信、彭越,刘邦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东东阿南)。汉军形成从南、北、西三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向垓下退兵。 12月,项羽被汉军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兵败自刎。

点评:垓下之战,刘邦适时发起战略追击,积极调集援兵,多路围攻,以绝对优势兵力全歼楚军,创造了中国古代大规模追击战的成功战例。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

“垓下遗址” 即古战场遗址于一九八六年经安徽省人民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思考:项羽兵败何处?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语录

楚汉之争

寒潮的突然来袭,让人们猝不及防,寒潮在今年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次,每一次都带来了持续降温,并且一些南方地区已经出现大雪天气,所以一些地区的学校选择放处理,毕竟在这样风雪天气,让一些家长接送孩子,确实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同时给交通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并且每一次寒潮来袭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一些农作物会产生冻害,等到收获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减产。

而更重要的是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每一次寒潮来袭,一些体质较弱的人就会发生感冒,所以这个时候医院是非常忙碌的,每年都会接收不少感冒患者,这样的人多集中于老人和儿童,但是今年不同于往年,由于疫情情况仍然非常严重,所以医疗设施还是相对比较紧缺的,所以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之下,尽量不要发生感冒,做好个人防护。并且一旦发生感冒,自己也会产生恐慌,毕竟每个人都担心自己感染,所以为了减少这种恐慌,我们更应该是做好个人的防寒保暖。

首先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之下,尽量减少出门,尤其是现在疫情仍然非常严重,我们就不要前往一些人员聚集的场所,在家做好个人防护,多备一些生活必需品,进门和出门要进行一定的消除,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而且现在外面的天气非常寒冷,非常容易引发感冒,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家做好防寒保暖。

再者多穿一些防寒衣物,同时贴几个暖宝宝,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之下,也没有人会在意你穿多少,所以尽量出门的时候多穿一些衣服,并且可以买一些暖宝宝贴在身上。这个东西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给身体不断供热。

还有就是增强个人体质,加强锻炼。其实每个地区都有一些冬泳爱好者,他们是非常扛冻的,并且丝毫不畏惧寒潮来袭,因为他们平时加强个人锻炼,身体非常强壮,可以更好地抵御这些寒冷天气,所以大家也可以在家进行一些锻炼,或者早上起床跑步。

并且也需要准备一些感冒药。一些板蓝根颗粒确实有抵御细菌和的作用,所以平时家中多备一些,感觉身体有不舒服,可以适当喝一些,都能减少感冒的发生。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可以买一些新鲜的蔬菜,多吃一些肉蛋奶类的食品,适当的将自己养胖一些,毕竟脂肪是有非常好的保暖作用,吃一些新鲜的蔬菜也有增强体质的作用,这些都可以更好地抵御严寒。所以寒潮来袭并不可怕,每个人注意个人防护就好了。

楚汉之争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项羽、刘邦为争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参见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项羽在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聚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秦亡。依据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的约定,刘邦欲称王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险如函,故名),以防诸侯入关。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歼灭秦军主力(参见巨鹿之战),取得诸侯上将军地位,实力雄厚。亦率诸侯军40万、秦军降卒20万直奔关中。中途,项羽恐秦降卒哗变,在新安(今河南蝇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元年十二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项羽命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意图消灭刘邦集团。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量不敌,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表示诚意,动摇了项羽决心。战争没有立即爆发。

同年二月,项羽凭藉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封刘邦为汉中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城东)。将关中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边险地区,刘邦纳萧何建议,确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参见刘邦还定三秦之战)。四月,忍忿前往汉中就国。途中烧毁所过栈道,防止诸侯军偷袭,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项羽亦于同时班师彭城。

五月,未破项羽封王的田荣于齐地(今山东大部)起兵反楚,门立为齐王,项羽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史记·高祖本纪》)。令萧何收取巴、蜀租赋补给军队,以韩信为大将、曹参为前锋统兵数万,积极部署东进。八月,汉军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风县北风州之西),袭击雍地,进围章邯军于废丘(雍都,今陕西兴平东南)。同时分兵攻取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亡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迫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随后,命部将薛欧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向楚地进军,被楚军阻于阳夏(今河南太康)。

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取先齐后汉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地。刘邦再度抓住战机,一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于申阳、韩王郑昌;魏王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门,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

二年四月,刘邦乘齐、楚两军胶着之际,在洛阳接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资治通鉴·卷九·高帝二年》)的建议,以项羽楚怀王为口实,为义帝报仇讨逆为政治号召,联络各地诸侯王,率联军56万攻楚,一举袭占楚都彭城(参见彭城之战)。项羽留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毫无戒备之际,以少胜多,大败汉军,收复彭城。刘邦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逃回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元气大伤。

刘邦战败,诸侯纷纷背汉向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英布,重用韩信、彭越,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己,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在荥阳东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战局相对稳定(参见成皋之战)。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废丘,消灭章邯,尽占关中。随之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

三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

二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刘邦继而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参见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

三年十月,越过太行山,与赵军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参见井陉之战),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赵军。随之乘势不战而降燕。四年十一月,又大破齐、楚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参见潍水之战)之滨,平定齐地。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三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附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四年八月,楚军粮尽,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四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刘邦从张良计,分别给韩、彭割地封王。十二月,调集韩信、彭越、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参见垓下之战)。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楚歌四起,军心瓦解。项羽率800骑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击。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兵败自刎。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

点评:楚汉战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先还定三秦之战、再破代、攻赵、降燕、伐齐,最后在垓下全歼楚军,其还定三秦之战暗渡陈仓;井陉之战背水设阵、拔帜易帜;潍水之战以水冲敌、半渡而击;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篇章,亦为历代兵家所推敬借荐。